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凯发官网首页|“折翼天使”也飞翔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0:26    次浏览

有这么一群人:即便成年,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,少与人交流,生活需要别人照顾。他们是降落人间的“折翼天使”。两年前,这些“折翼天使”住进了皇姑区明廉街道新汉城社区的“阳光之家”。社区志愿者及爱心人士与天使们结成“对子”,成为他们的耳朵、眼睛、嘴巴。学员终于开口说话了志愿者陈玲是一位母亲,孩子正在上初中。她每天送完孩子,就来到这个特殊的“家”。初来“阳光之家”,陈玲看到孩子们内敛自闭,不愿意说话,常常眼睛空空地盯着一处。“他们的父母得多难啊!”她心疼得直掉眼泪。两年来,“阳光之家”八点半上课,陈玲每天七点半就到。早到的孩子认得她,都会主动上前与她拥抱。最让她难忘的是一位学员的“感谢”。“那天,我给了他一个苹果,他小声跟我说了句'谢谢'!”原来,这名学员从小就不爱说话,刚来“阳光之家”时见人就躲,半年都没见过他开口说话。陈玲坚持每天主动和他打招呼,做得好就表扬他。真心换真情,这位学员终于开口说话了。这里就是我的“家”在阳光之家,你会看见一位满头白发的妇女,不是坐在学员身边辅导他们学习,就是楼上楼下打扫卫生,学员们称她“戴妈妈”。戴妈妈既是一位志愿者,又是一位“天使”母亲。没有人知道,两年前她有多么绝望。戴妈妈有一双儿女,儿子肢体残疾,要坐轮椅才能外出;女儿智障,智商相当于四五岁的孩子。老伴早逝,戴妈妈失业,年过六旬的她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来气。“阳光之家”的成立让她看到了希望。“我63岁了,都没有过过一次生日……”2013年8月26日,当社区干部和志愿者把蛋糕推到她面前,戴妈妈感动得热泪盈眶。“大家伙让我许个愿,我就想自己能去旅游一次该多好!”9月初,社区组织去铁岭旅游,她和老同学结伴随行,实现了曾遥不可及的梦想。“这里就是我的'家'!我就寻思帮着干点活,回报大家。”戴妈妈的脸上浮现出笑容。每发工资就回“家”小杰的父母离婚多年,母亲患病,家里没有固定收入,她在残疾学校上学到18岁,之后就一直待在家中。由于长时间不接触外界,“阳光之家”对于小杰来说就是一个陌生地方,让她惶恐不安。“刚来时,她都是听别人说话,坐着一动不动,一句话你得多说几遍,她才应。”新汉城社区党委书记李金英发现小杰的问题后,主动与她结成了“对子”,每次见面都叫她“大宝”。如今的小杰仿佛变了一个人,已经在外面工作了一年多。“只要一发工资,她就买些水果什么的回来看我们。”“我又回'家'了。”小杰说。舅舅你怎么还不来“田舅舅,你怎么还不来呢?”说这话的女孩叫小美,“阳光之家”的一名天使。今年5月,“阳光之家”组织志愿者带学员们去棋盘山放风筝。那一天,小美有了“舅舅”。当天,棋盘山人多。志愿者怕学员们走丢,就每人牵一名学员的手,全程不能放开。志愿者田志民负责看护小美。小美一会儿跑去放风筝,一会儿去抓蝴蝶,问这问那,像只小蜜蜂不停歇地“飞”。田志民不厌其烦地给她讲解,陪她跑东跑西,累得满头大汗,但一直没放开小美。回来后,小美一有空闲就念叨:“舅舅,你怎么还不来呢?”听说小美想他,田志民匆匆赶来,还为小美买来一套运动服。平时工作忙,不能总待在“阳光之家”,可只要有时间,田志民就会来看小美。“我能做到的,就是多陪陪他们。”在田志民心里,小美就是亲人。